发表时间: 2022-12-22 00:00:00
作者: 浙江飞讯智企科技有限公司
浏览:
SPC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趋势图,不过SPC给他们起一个更有气质的名字:控制图。
在思考为什么要用SPC时,我们的观点和认知,是随着职位不断成长的。不要硬逼着自己去理解SPC手册里,那十几页鸡汤式的SPC概述。格局到了,自然就理解了。
但是SPC的作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,做就对了。
飞讯智企平台SPC手册里面说,SPC只有在过程受控状态下,才能使用。
但是实际上,飞讯智企平台SPC就是一个图表,任何情况,任何产品,只要有数据就可以用SPC控制图。只是它所体现出来的信息不同,使用者透过SPC发现问题的程度不一样。
举个通俗一点的例子。
张飞和关羽出征沙场,张飞去探路。张飞趴在地上,用听音识距离之术,听了半晌得出一个结论:敌人距离我们还有250米。
关羽一旁说道:我知道
张飞:你怎么知道的?
关羽:我看到的,就在前面呢。
我要表达的意思是,问题就在眼前的时,就别杀鸡用牛刀了。有做SPC的功夫,问题都已经解决了。
产品开发阶段,或者生产过程未进入稳定阶段时,很多因素还没有确定下来,比如:
这个时候,如果绘制SPC控制图,那么控制限可能在标准值的外面。
此时的重点工作,不是去研究SPC的9中异常模式,而是集中精力把眼前的问题解决,消除特殊原因,将生产过程稳定下来。
进入MP阶段,生产能力趋于稳定。很多问题从表面上已经很难发现了。这个时候,产品规格基本都能符合要求了,但是不合格率还是比较高,需要深入挖掘问题,控制图就发挥了它的作用,在大量的数据统计中,找出异常点,给我们的改善指引方向。
SPC数据收集,本质上是一个抽样的过程,是对过程数据的监控。这个职责,我认为应该是过程质量监控(IPQC)的职责。(好一点的公司,可能会建立自己的SFC系统,数据自动收集,这样数据更加准确、及时和完整)
控制图绘制好之后,一定要通过邮件、公司内网,ERP系统等形式,将其分发给各个职能部门,将生产信息扩散出去。
这个就没有指责的界定了。控制图就是一个表格,IPQC将数据分发出去之后,谁关心谁就看,出现了问题,自己就可以根据数据去找原因。
但是执行过程中,应该有一个主导的部门,他来召集大家一起检讨。这个部门我认为应该是QE。
还是QE来承担起这个责任,召集了会议,对SPC数据进行了检讨,接下来就是推动工程人员(ME、RD)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,并进行现场落实的追踪。
控制限不是标准线,它是一个动态的值,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,控制限也应及时的更新。
控制限更新的实际有:
从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上来看,我还是认为QE来做这个工作最合适。
飞讯智企平台SPC手册中花了大量的篇幅,去讲解如何计算SPC中的UCL、LCL等参数,以及用什么样线条绘制。作为一个工具,不应该制作上花费太多的成本。实际也是如此,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控制图模板。
所以飞讯智企怎么做SPC的问题,可以具体细化成如下几点:
选好公司的SPC控制图模板之后,按照模板,将数据填写进去就可以了。
以上这种自己制图的方式只能满足一些比较小的SPC分析,如果你企业对SPC方面的分析要求比较重视,更关心效率问题的话,建议你直接导入SPC软件。
SPC的使用起来也很简单,主要是要明白控制图的8种异常模式,这些模式包括:
不过作为工具,数据异常的判断过程,应该也是自动的,管理者更需要做的是,根据控制图识别出的异常信息,去做分析改善。
分析改善的方向SPC手册中,也给出了一些建议:
当然实际解决问题,还是要系统的方法去分析,比如但不仅限于
总之,SPC就是一个数据图表,更重要的还是数据分析之后的改善推动,和对策落实。